西汉曹参、三国曹操、北宋曹彬为曹姓历史三大知名人士,都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之人。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曹参倡导“无为”而治。曹参为相期间帮助汉代皇帝治疗国家的创伤,恢得了国家的元气,让百姓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了曹参及其后裔十几代人物名。
曹参之子曹窋,汉惠帝(前210年―前188年)时曾任中大夫、御史大夫等职。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即位,免职为侯。为侯二十九年后去世,谥号为静侯。
曹窋之子曹奇,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为侯七年去世,谥号为简侯。
曹奇之子曹寿(?——公元前131年),又名曹时,继平阳侯。曹寿娶汉武帝的姐姐阳信公主为妻。阳信公主因此又称平阳公主。
曹寿之子曹襄(?—前114年),继平阳侯。曹襄娶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与皇后卫子夫(?-前91年)的长女卫长公主(前137年——?),生子曹宗。
曹宗,为第六代平阳侯,征和二年(前91年)时,曹宗受武帝太子发动兵变一事的牵连获罪,封国被废除失侯位。
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曹参玄孙之孙杜陵公乘曹喜诏复家,令奉曹参祀。
孝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五月,曹参玄孙之玄孙曹本始续封平阳侯,封千户。元始元年(公元1年),加一千户,共两千户。王莽时,曹本始去逝,儿子曹宏继平阳侯。
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曹宏举兵佐光武帝定河北,故袭爵如故。曹宏逝世,儿子曹旷继平阳侯。
汉章帝建初二年(76年),下封曹参后裔曹湛为容城侯,汉和帝永初三年(110年),和帝诏令大鸿胪寻访曹湛近亲曹绍续容城侯。
据明万历初陕西郃阳(今合阳)莘里村出土的《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记载:曹全,字景完,敦煌效榖(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人。曹全为曹叔振铎之后裔,先祖曹参。曹全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举孝廉,授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后迁右扶风郡之槐里县为县令,时遇胞弟病故,辞官回家,又遇党锢之变,就在家隐居了七年。至光和六年(183年),又重被推举为孝廉,七年(184年)三月,被任命为郎中、酒泉郡禄福县县令。曹全高祖曹敏,举孝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曾祖曹述,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祖父曹凤,曾举孝廉,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父亲曹琫,少年时即州郡闻名。
公元220年,曹植《武帝诔 》中写道: “于穆我王,胄稷胤周,贤圣是绍,元懿允休。先侯佐汉,实惟平阳,功成绩著,德昭二皇”。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三国志.蒋济传》记:“魏武作《家传》,自云曹叔振铎之后”。
唐代碑记《曹处士志詺》(北京图书馆藏拓本)记:曹宫(596——679年)字善进,钜鹿人,周东伯之后,汉曹参之裔,其后充任河内太守,流寓新乡,洎公七代,曾祖曹放,齐任青州北海县令,祖父曹隋任魏州顿丘县丞,父亲曹处昂不仕。曹宫妣张氏,海陵人。
《曹弘立公武威石氏夫人合祔墓》记,曹弘立(805年——864年),趙州元氏縣籍,族望谯郡人,任授口州押衙兼靖遣將、中大夫、检校大子詹事。先祖汉相曹参,曾祖曹治,皇易州?将,祖父曹玉,皇?州衙前兵马使、青光大夫、檢校太子宾客。父亲曹长,皇易州衙前將、試太僕卿。(曹参——……?……——曹治——曹玉——曹长——曹弘立——)。
现代大多曹氏家谱中记有先祖汉代臣相曹参,其中最有名的是安徽青阳曹氏谱,安徽泾县平阳曹氏谱等。曹参三十九世孙曹瞻(957——?)字国仰,在谱序中记载:“周氏先宗周文王娶太姒所生第六子,武王第五弟也,武王克殷封叔振铎于曹而始焉。……及汉兴,祖参(曹参)封平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