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大余左拨镇曹氏围屋(2016)

[日期:2019-12-07] 来源:曹国文化传媒  作者:曹诗平 [字体: ]
 
首先 感谢大余左拨镇当地政府,感谢曹氏这次组织活动的大余平阳第曹氏宗亲联谊会负责人曹为民先生,感谢曹氏围屋曹家父老乡亲。我也感谢秋天,俗话说:秋高气爽,加上曹家和谐人气。
作者:曹文军 曹诗平 曹文金 为民 曹然引子:离开左拔曹氏围屋,江西曹家人的身影、声音,那些古老的房子、八角水井、一个个布满卵石路的小巷子,甚至那些青花布衣女人,脑海中像电影似得一幕一幕,实在是挥之不去!……。我的家族是从江西迁移过来的,也许是这个情结,这次江西左拔镇曹氏围屋之旅,让我亢奋好久,从来喜欢信口开河的我,去左拔的时候我连夜写稿,准备在曹氏围屋激扬文字的。可那场面;那憨实的古屋;特别是那一个个高举堂号的曹氏家族云集在平阳第广场,当曹为民宣布联谊会开幕,当主持人要我拿起话筒的时候,又没有准备了,千言万语让亲情激情失声。我不知道从哪说起,江西,左拔镇,我们真的来了!
一、《曹氏文化家谱网》16年以来,受到全国曹氏宗亲好友特别支持,有幸认识很多曹氏精英学者。他们为这里提供不少曹氏家谱及文化资料。本网发起人打造《<曹氏家谱文化网》www.caojp.com 和《曹氏家谱文化视频中心》www.caojp.com/csp/="">
我们也要在当今互联网上千呼万唤始出来,誓将曹氏宗祠文化传承下去,并专题创办《走进祠堂,亲近曹氏》栏目以来,翻山越岭,寻找曹家祠堂无数。去过山东、安徽、湖南、江苏、重庆、贵州、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只要有曹家人集聚的地方,我都去或者说想去。参加主办过曹氏在全国各地宗亲活动五次。我们网和全国28个微信群;34个QQ群。在大家帮助下我们不但作为桥梁寻找曹家精英学者,帮助企业家宣传,为曹家受灾,贫困者发起捐款救助,提供平台。
右一:曹为民 曹为民出生于1961.868年到76年左拔读书76年到78年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读书。78年到2002年供销工作2002年到2015年至今承包钨矿、五金生产资料;其间任当地民间路灯协会长、资助汶川地震会长、当地七.三洪灾民间理事长、篮球协会会长、当地曹氏理事会长、为当地仙娘殿任大余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二、 今天能在左拨镇曹氏围屋和大家见面,我不得不提起曹为民。虽在一年前素不相识,只是一个偶然机会在群里说起曹氏文化,说起曹氏围屋,我对福建漳州圆楼有过关注,听他介绍才知道曹氏围屋比他们更早,今天大家看到了,曹家人在这里并不很富有,但是在用心接待我们曹家亲戚。还有他的老乡曹卫东,原是大余县文化馆的一名专业画家,他对曹氏围屋的研究,更是情有独钟。看着曹氏围屋一天天衰落下去,曹卫东忧心如焚。他一边四处奔走,做宣传,组织人员出钱出力对围屋进行保护、维修;一边撰写了相关论文去学术刊物发表,论证保护围屋的重要性。
他还向政府部门写了提案,请求政府出面对围屋进行保护 。这里是曹家人最值得来看,来研究的曹家祠堂,为什么?明朝中期,居住在这块地方的曹家人为了防止外人和深山猛兽的侵扰、更好地保护宗族内的男女老少,曹氏宗族又在建筑群外设置了围墙,此围墙是用干打垒墙形成。同时设立了东西北三大门,其中前门、后门均建有阁楼,内设房间近500间。此时已建有总祠堂1个,分祠堂4个,八角水井2眼。建筑群内巷道纵横交错,各建筑体主次分明,总体看形似八卦。整个围屋可居住近千人,其气势宏大,充分体现了客家先民围屋群居的建筑特色。曹氏围屋一族在左拔繁衍已有550余年,传25代,目前有人口2000多人。
从最远云南传山而来的曹家姐妹
穿青花布的曹家妹纸们
湖南曹家团队
书法笔友挥笔泼墨书法
我们曹家人的唢呐
中 曹强(辽宁)
左拔镇委书记 魏燕玲
右一:曹胜(佛山)
右一:曹鑫 右二:曹冬梅 左二:曹中新
东北铁岭曹家团队
群英荟萃颂曹家江西曹文军: 我已远去,却从未离开——“曹氏围屋之旅”散记 真正的古村,应该是安静的,比如曹家围。 曹家围,地属江西大余县,处五岭之首的大庾岭莽莽群山中。“坡陀鸟道迥难攀,屏障炎州控百蛮”,因了庾岭这道天然屏障,历史上的大余“南控百粤,北挹三江”,乃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的分界线。唐开元四年,梅关驿道开通。从此,往来商贾、官宦和骚客络绎不绝。大余,成了华夏正统文明与在野文明对接、交融的重要区域,由此,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程朱理学”、人文主义色彩浓厚的《牡丹亭》……然而,这一切似乎与曹家围关系不大,曹家围的一代又一代人,在“世外桃源”中岁月静好。
曹家围人是一支有着王室、贵胄血统的族裔。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里,曹氏远祖叔振铎、曹参、曹操以及曹彬等等,开天辟地、建功立业,历尽繁华亦饱受争议,又备享哀荣。及至大明宣德十年,曹允信在此拓土开基,迄今已五百八十一年。五百多年里,除四次兵燹匪患外,曹家围人安土重迁、耕读传家,香火不绝,把咸咸淡淡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斗转星移,昔日“绿树连村客到稀,坐闻流水撼松扉”的曹家围,在迅猛发展的今天,终于感觉到了时代的惊涛骇浪。他们有些落寞、彷徨,甚至有些说不清楚的忧伤。尽管曹家围的后生们走出大山,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扬帆,不少精英才俊取得了前辈难于想象的功业、财富。“我们住进了高楼大厦,为什么仍然没有家的感觉?”“我们的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为什么仍然觉得孤单?”原来,别墅高堂,哪比得谯国堂的亲切温暖?千朋万友,哪比得家族的血脉情深?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却忘记了当初因何而出发”。我们步履匆匆,无暇回首。千年之后的今天,月明星稀的夜空下,我们四顾茫然。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祖先是谁?是呀!我们来自何方?我们远方的、远房的兄弟姐妹,你们过得好吗?南迁到赣南、闽西、粤东等地的宗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安史之乱”“靖康之变”,使我们的先祖纷纷离开中原故土,筚路蓝缕,拓土立基,“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然而,“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天涯海角,唯故土宗亲,才是我们永远的乡愁!公元2016年10月3日,岁次丙申桂月。中华曹氏文化网发起了“江西大余曹氏围屋寻亲之旅”活动,立即得到全国各地曹氏宗亲的热烈响应。江西、辽宁、江苏、浙江、云南、四川、广东……21个省、750多位宗亲如约来到曹家围。如果不是受接待条件的限制,这次寻亲之旅的人数会更多、更多。这一天,安静了五百年的曹家围沸腾了!
“我们期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辽宁铁岭市的曹强一行,早早的就飞抵赣州,然后转车到了曹家围;“我们是复旦大学人类基因专家通过DNA鉴定为曹参一脉的。”山东东阿的宗亲曹洪峰高兴地说;“我们可以合作办一个《曹氏文艺》杂志吗?”江西赣州的宗亲提出这个设想;广东惠州的宗亲一行30多人,带来了他们精心编辑的《碣石》内刊,无疑,他们尊崇曹操的文采、武功。“赣州、龙岩、梅州的曹氏,多数是曹彬的后裔。”福建的宗亲来到曹家围,感觉无比的亲切……曹家围族贤曹红在欢迎词中说:“亲不过三代,而族有万年。”是呀!世间有什么感情可以超过血缘、宗亲关系而维系千秋万代呢?大余县左拔镇党委书记魏燕玲,代表镇党委、政府,对来自祖国各地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她在讲话中,介绍了曹氏围屋的旅游开发远景,指出敦亲睦族对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本次活动的总召集人,中华曹氏文化网总编辑曹诗平说:“无论是哪一个支派,天下曹氏一家亲。到了曹家围,就是自家人。”“欢迎各位宗亲到大余平阳第!我们没有太多的财力,也缺乏接待经验,但我们有的是热情。”平阳第曹氏宗亲理事会理事长曹为民激动地说。“曹家围是国家文化部等七部委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这里的一联一匾,一祠一屋都含有儒家文化的元素。”族贤曹卫东向山东、辽宁等地宗亲介绍。“很高兴走进曹氏围屋,这里有五百年的老祠堂,有栉风沐雨的斑驳古墙。对我来说,曹家围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年轻、漂亮的广东宗亲曹胜妹妹压抑不住内心的感动。“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岁月的沧桑,都写满了曹家人艰难创业的故事。”江苏淮安的曹征虎宗亲感叹。祥龙舞起来、唢呐吹起来、爆竹响起来……江西于都的宗亲来了!他们带着自家的乐队,一路唢呐一路欢歌。领队的曹景正宗亲虽年岁已高,却精神矍铄、兴致勃勃。他带来了自己的著作《唢呐梦》,这是一本讲述客家民俗的专著。他说:“唢呐,不仅驱魔镇邪,也是‘家和万事兴’的一种声乐表达。”还有湖北大冶、江西宁都等地的宗亲,都带着自家的家谱或编辑成册的家谱研究论文,与各地宗亲相谈甚欢……荷包胙、美味鸡、牛干脯、烫皮丝……一道道菜,便是一缕缕的乡愁。曹家围人亲手做出七十桌丰盛的地方菜加上中华曹氏文化网提供的“曹国酒”,五湖四海的曹氏宗亲围桌而坐,欢声笑语中,尽享曹氏文化的醇厚绵长。饭后,许多宗亲兴尤未尽,继续穿行在曹家围的里巷、祠堂。为什么叫“大夫第”?“绪绍上蔡”有什么来历?“平阳第”指的是曹家围乃曹参之后吗?这可是一个石桅啊,可惜做了桥墩……曹家围虽然不及安徽雄村的规整和辉煌,不及永定土楼的坚固雄伟,或许还没有龙南燕翼围的巧夺天工。但是,这里有的是地地道道的明代建筑,有的是血雨腥风或耕读传家的故事。对曹氏宗亲来说,最重要的是,这里有许多曹氏文化的印记。从叔振铎、曹刿、曹卹、曹参、曹操、曹植、曹彬、曹雪芹等等,都有着对应的文物或文字。可以说,一游曹家围,便知曹家事。相聚总是太短,离别总是难免。时间太过无情,转眼就近黄昏。宗亲们陆续离开,握手、拥抱,互留电话、微信。此刻依依,终生难忘!广东梅州的曹中新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就此分别,他留下来了。贵州修文的曹维希宗亲更是不舍,他送人到南康后,又返回曹家围和族人们共进晚餐。次日,他们又被曹家围的雪梅、春兰、含英姐妹挽留,在县城相聚。令人动容的是中新居然在曹家围拆除的老房子里,带走一个完全报废的老木箱,硬说要带回广东去,做个永久的纪念。春兰姐妹还为他们准备了大余特产“牡丹亭”牌多味花生。中新说,我不是为旅游而来的,我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与曹家人相聚的机会。夜深了。我的手机忽然响起,打开一看,是南昌的德勋宗亲发来的信息,他说:“一直忙于和湖南的宗亲就族谱的一些问题进行沟通。时间却不等人,来不及与您会面,就匆匆告辞了。望日后再聚,畅谈曹家历史文化。”不断收到信息或电话,向曹家围人报平安。来过就好,平安就好!曹家围,你与时光缓缓老去。而我,身在他乡,如何让你相信,我虽已远去,却从未离开? 2016年10月6日 曹家围桂公第26世孙文军 谨叙
“鸡鸣听二省(赣湘),狗吠惊三县(大余、崇义、上犹)。”这是在大余县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说的就是大余第二高峰——云山。云山脚下有个云山村,云山村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村中有一座几乎是赣南现存的最古老的客家围屋——曹氏围屋。曹氏围屋始建于1564年,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对此曹氏族谱专有记载。据说,曹氏先民从中原辗转南迁至大余县,明宣德年间曹氏先祖曹允信在一次打猎中,发现左拔镇铜盘山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宜居宜业,便举家来到这里立基。明嘉靖年间,为了防止外人和山中猛兽的侵入,族人在居住的建筑群外建造围墙,设立东、西、北三大门,形成圆形围屋。曹氏围屋外围由高3米、厚2米的夯土墙围成一个圆形城堡,总面积5万平方米,中心区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该围屋内设房间近500间,有总祠堂1个、分祠堂4个。围屋内巷道纵横交错,建筑群内主次分明,建筑布局形似八卦,气势恢弘。围内掘有水井,并辟有专门存放粮草的贮藏间,墙体不开窗户,只开有一些对外瞭望和进行射击的孔眼,遇上战乱,族人将大门封死,里面便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正因如此,围屋帮助曹氏先民躲过了许多战乱和劫难。相传太平天国时期,一支隶属翼王石达开的军队经过左拔镇,使曹氏宗族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为不肯臣服,军队开始了烧杀掠夺,围屋外的房屋俱遭烧毁。村民据守围屋顽强抵抗,几百人的军队围困围屋几天几夜,无果,方才撤离。距今,曹氏一族在围屋里安然居住了400多年,如今已有后裔2000多人,成为左拔镇一大旺族。望着升腾的袅袅炊烟,听着耳畔传来犬吠和孩子们追逐嬉戏的欢笑声,循着古巷道,踩着鹅卵石,近日,记者一行走进了围屋。只见曹氏大祠堂、大门楼及各房系的厅院还留存有古代石质匾额,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曹氏先民的过往和记忆。祠堂左厅匾额书“诸绍上蔡”,讲述着族人从中原迁徙的历史。在围屋正门, 上有一块匾额书“平阳第”,曹氏宗族几位老人认为,曹参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平阳侯,其后代聚居地都被统称为“平阳第”,故而左拔曹氏宗族是曹参的后裔。
曹玉和妈妈把自己养的蜂蜜卖给曹家人 她们说:五百多年才有的一次机会……
曹氏围屋之旅也给当地带来商机
平阳第广场一路摆满土特产
辽宁曹然专辑曹氏围屋寻亲之旅斑驳的土墙,含混不清地述说着,述说着我,我们,曹姓宗亲从哪里来;暗红的栅栏,朦朦胧胧地勾画了,勾画了我,我们,曹姓宗亲向哪里去;幽深的古巷里,我触摸着祖先,舒缓又直击灵魂的脉搏;清凉的八卦井,送来遥远又熟悉的气息,沁我心脾。我不知土围的智慧,平阳第的荣耀,是否培养了曹姓的聪慧,美丽;但我能感受,后地宽余与我心性的共振。听着南腔北调,空气都莫名感动;看着旧街古巷,血液也开始奔腾;不必熟识,举手投足都是那么亲切;无需磨合,喜怒哀乐已经宛若知己;相同的血脉,流淌在天南地北,共同积淀,曹氏独有的精神气质。 曹然2016年10月6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大余左拨镇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曹家最新信息
宜昌冬泳协会新闻
热门评论
商业简讯